【 肌膚老化的隱形殺手-紫外線 】
多數亞洲人的表皮層比歐美人薄,特別容易受到紫外線傷害。
就人體老化而言,外因性佔據60%,而其中紫外線又占了外因性老化原因高達60%,UV防曬刻不容緩!
紫外線(Ultraviolet ray)依波長大致可分為:UVA、UVB、UVC
UVA:
曬黑紫外線,它的波長較長可穿透雲層、玻璃,也會穿透肌膚較深層的真皮層。
全年不分陰雨都存在,對肌膚的傷害最大、最深。會導致皮膚老化、失去彈性產
生皺紋、長斑,嚴重則會導致皮膚癌,且傷害屬於長期慢性累積。
UVB:
曬傷紫外線,它會導致曬紅、曬傷,長期造成皮膚老化,並使角質增厚、暗沉、
疼痛,以及誘發癌變。
UVC:
波長最短,大部分被臭氧層隔離,僅有極少量到達地面。
防曬係數知多少 Sun Protection Factor(簡稱SPF)
防曬係數為防曬功能的指標,防曬係數SPF是針對UVB而訂。
例如,原本10分鐘會曬紅的人,使用SPF15的防曬品,可讓皮膚被曬紅的時間延長15倍,所以是10×15=150分鐘,使用SPF50,則可延長為50倍即10×50=500分鐘。
一般建議平日使用防曬係數15以上,若是長時間曝露於日光下,因會增加20至25倍的紫外線曝曬量,必須選擇更高係數的防曬品(例如SPF50+)。
曬傷急救與防護小撇步
-
冷水降溫
建議沖冷水澡,或者用毛巾沾冷水覆蓋在曬傷處,幫助肌膚降溫。
(建議避免用冰塊冰敷,冰敷雖有不錯的降溫效果,但曬傷受損的皮膚也較容易被凍傷)
- 保濕
沖完澡後,用毛巾輕輕拍乾身體,但不必完全擦乾,保留一些水分在皮膚上。
再擦上成分單純、無香精、無色素或其他刺激物質的保濕產品。
- 止痛
單純、若曬傷部位很痛,可以考慮使用局部外用低濃度類固醇藥膏,但如果有破皮的區域就不能使用。
(不建議使用局部麻醉效果的藥膏以避免刺激或產生過敏反應。)
如果還是很痛,可考慮使用口服阿斯匹靈( Asprin )、Ibuprophen 、乙醯胺酚( Acetaminophen )
等非類固醇止痛藥,但不建議使用口服類固醇止痛。
(千萬不要相信偏方塗抹牙膏、醬油等,那不但沒幫助還增加感染風險!)
- 補充水分
曬傷會導致角質層的鎖水能力下降,因此體內的水分容易流失。
補充充足的水分可以降低脫水的風險,也能緩減其他劇烈曝曬後的不適,例如中暑。
(補水的方式,直接飲水就可以,有些人會想去打點滴,但在多數狀況下沒有必要。)
- 不要戳破水泡
假如嚴重曬傷起水泡的話,要讓水泡自己消掉、癒合。刻意弄破水泡會增加感染的風險。
( 如果水泡不小心破了,請用生理食鹽水沖乾淨後就醫。如果水泡面積很大,那代表曬傷
情況嚴重,應該要直接就醫接受治療。 )
- 加強防曬措施
在曬傷復原期間,受損的皮膚不適合塗抹防曬產品,只能儘量避免曝曬。
外出時,儘量用衣物、傘、帽遮蔽等物理性方式加強防曬,避免已經受傷的皮膚繼續受到紫外線的傷害。
依照上述方式,可以有效預防曬傷的情形惡化,讓皮膚儘速復原。
另外,如果有嚴重的大片曬傷合併水泡,或有其他嚴重熱傷害的症狀例如:
體溫上升發燒、劇烈頭痛、意識狀態不清、噁心、嘔吐、視力模糊或昏迷的
情況,請務必直接就醫接受專業治療喔!
Posted in News By MooGoo Skin Care Taiwan